close

昨晚參加亞亞幼稚園舉行的親職講座
內容:換個角度與方法,掌握e世代孩子的成長契機
主講人:柯曼玲老師
其中針對幼稚園期的孩子給予許多教養上的建議與提醒

1.多元化的教育:小孩的天賦與興趣不同,經由學校提供多元智能的培養後。家長應該注意與觀察的是孩子的性向。
2.語言的訓練:幼兒時期的語言表達關係未來寫作表達的能力。父母本身應該避免使用不完整的語句與孩子溝通。從完整的語句中讓孩子自然了解主詞與動詞等語法。
3.父母的幽默感:面對幼兒的問題與過失,給予幽默感是未來創作力的表現。
4.解決幼兒挫折問題:首先需切割情緒與問題(讓幼兒發洩,比如哭..),待幼兒發洩完後給予擁抱與支援(安全感與依靠感的提供),而後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

當中也提到我們最近也注意到的
這代的父母即將成為孝順的最後一代以及不被孝順的第一代
而避免這樣的問題,柯老師的理念是父母要做到三件事
1.讓孩子知道你在做什麼:讓孩子體會父母對生活的努力,可以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2.讓孩子對自己負責:講演中柯老師對這部分有兩個例子
(1)在處罰孩子時給他選擇:比如在孩子做錯時讓他有幾項處罰方式中自己選擇其中一項,是培養他對自己選擇的負責。
(2)孩子的責任不要變成父母的責任: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習慣父母的引導,甚至演變成由父母主導。以至於孩子把責任交給了父母。
3.父母需以身作則:這部分不只包括道德上以及教育上的身教,應該延伸至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必須是自己也能做到的。比如要孩子唸書時,父母就應該一起看書。

以上只是簡單的紀錄一下昨晚演講中的重點
但在講演後的互相交流中有幾位父母提到目前教養中所遇到的問題
而且恰巧的是每個問題milly家都有遇到過
所以接下來紀錄的就是老師給予這幾位父母的解套方式(milly~這部分是為你紀錄囉!!)
第一個問題:內向與不主動的孩子
解套方式:柯老師認為這樣的個性的孩子中,有極大部分的父母是屬於嚴謹的父母(但他沒有解釋為什麼)。不過柯老師認為這樣的孩子在教養上,父母應該多讓孩子接觸人群。甚至在人際關係上必須由父母先幫他做拉近的動作。比如帶著孩子認識其他同年紀的小孩,主動幫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建立一些關係。慢慢讓孩子打開心胸。
第二個問題:吃飯很久的孩子
解套方式:在大一點的孩子,柯老師建議在餐桌上放一個大時鐘,告訴孩子跟時針比賽,當時針從哪裡走到哪時就要把飯吃完。而年幼的孩子可以把他的偶像帶出,比如孩子喜歡麵包超人,可以告訴孩子「麵包超人告訴媽媽你吃飯很慢喔」。由孩子的偶像引導他...
第三個問題:喜歡以哭來表達情緒的孩子
解套方式:
1.首先父母必須安撫自己的情緒:這樣的孩子,父母必須做好(1)把孩子哭當作是自然:幼兒哭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是正常反應)(2)父母要有耐心,冷靜看幼兒嘗試結果
2.引導小孩說出原因:雖然幼兒往往無法說出原因,但會哭就是有問題無法解決。雖然無法充分了解,但仍要讓他嘗試表達。
3.切割情緒與問題:哭是因為無法解決問題而產生的情緒,但往往哭也無法解決問題。不過幼兒不懂,所以當幼兒哭,又無法表達問題時。父母可以安慰他甚至給他哭的時間(不要叫孩子不要哭..)。可以告訴他「那我們哭十分鐘好了」或許在八分鐘他就會問你十分鐘到了嗎?
4.情緒發洩完後需給予關心:等待孩子哭的時間,而時間到時必須給他一個關心。可以問問他好一點沒,換上乾淨衣服,擦擦臉...這部分的做法是讓孩子了解,就算問題沒解決,父母還是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5.教導孩子不一樣的情緒表達:比如告訴他不一定要用哭的,可以趴在媽媽身上用力跺腳..或是拿蠟筆用力的在紙上畫圖..或是去冰箱拿果汁喝:這種引導方式,過程中需要等待,詢問他有沒有效時,不可有急躁的眼光(請給孩子等待與希望的眼光)。比如可以問孩子「還想哭嗎?」或是強化他「你哭的時候就是想要畫畫(喝果汁)啦~你都不知道!!」
最重要的一點:
6.父母要對孩子有信心:當你認為他愛哭時..他就一定會愛哭。等到你認為孩子可以把想哭這樣的情緒引道到另外一個發洩的方式時,孩子就可以做到。

「父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等待與對孩子的信心!!」我非常喜歡老師說的這一句話!!

柯曼玲老師信箱:kicrrag886@yahoo.com.tw(別說是我給的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rachung 的頭像
    norachung

    明日的王樣

    nora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